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 > 学术交流

印度经济增长研究所学者访问南亚所

时间:2013/5/9 10:45:44|点击数:

        2012年7月26日,印度经济增长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Growth)副教授普拉瓦卡尔·萨胡(Pravakar Sahoo)博士来到云南省社科院南亚所。南亚所陈利君所长、郭穗彦副所长、李见明副所长、蒋茂霞副研究员、杨思灵副研究员、涂华忠、许娟、和红梅等学者与印度学者进行了交流。南亚所所长陈利君研究员向印度学者表示欢迎,他介绍了省社科院和南亚所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科研成就,并强调萨胡博士与南亚所研究领域一致,双方可以对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萨胡博士也介绍了经济增长研究所的情况。该研究所是一个独立的智囊型研究机构,目前约有研究人员40名。其主要任务是帮助政府培训官员或其他从事经济增长研究的人员,同时也对印度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但是研究所没有学位点,不开设副博士、博士或博士后课程。在座谈会上,萨胡博士与我所学者就中印经济关系、中印经贸合作以及印度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于中印经贸合作的现状,萨胡博士认为,过去中印之间商业往来较少,双方签署的贸易协定也不多,但随着中印关系的向前发展,双方经贸往来增多,经济关系前景看好。尽管如此,中印之间的贸易投资还是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印度在中国的投资较少。萨胡博士特别指出,中国的制造业和印度的服务业的发展成就在世界上同样引人注目,中印两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在加入WTO后应该有所作为,加大与印度开展经贸合作的力度。

  南亚所副所长郭穗彦副研究员专门就中印两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向萨胡博士提问。萨胡博士回答说,中印双方存在互补的领域很多,比如化工产业、IT产业和珠宝行业等领域。针对庄弘泰博士有关IT产业对印度社会有什么影响的问题,萨胡博士认为IT产业对经济发展作用良好,但对社会方面影响不好,原因在于IT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且向工人支付的工资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极分化现象。

  关于双方之间相互直接投资问题,郭穗彦副研究员提到,现在已经有一些印度的大公司在中国投资,例如投资上海的印度阿波罗医疗集团和在昆明投资的塔塔集团,她同时也指出中印两国在对方国家的投资还很不理想。总的来说,印度在华投资大多局限于我国东部沿海,而在西部地区的投资则较为微小,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萨胡博士认可这一事实,并补充说印度的大部分企业都是有能力进行海外投资的,他们在美国、欧洲都有大量的投资项目,但他本人还没有听说有任何的印度企业到中国的西南部进行投资。究其原因,印度企业往往对在中国东部省区的投资更有信心,他们认为中国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也相对较好不过,萨胡博士也预测今后印度企业在中国东部的投资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从而将投资方向逐渐转移到西部来。同时,中国的西部地区也需要给印度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并展示其发展潜力。

  中印双边贸易额与中印两国经济大国地位不相匹配的状况引人思考。陈利君所长指出,中印两国都是经济大国,但中印之间的贸易额还比较小,目前只有700亿美元。对此,萨胡博士认为,中印贸易总量和贸易额较小确为事实,两国贸易额与两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和情况是不相匹配的;但是,从过去几年中印之间经贸合作增长加快的形势来看,双方合作潜力巨大。萨胡博士相信,随着今后中印之间谈判、协商的增多,加之两国工商联等机构协调运作,中印之间贸易额微小的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变。陈所长还谈到,在双方贸易没有做大的情形下,中印经贸合作却问题多多。例如,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至今没有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印度市场不够开放且中国商品不能顺利进入以及因印度效率慢而致使中国人在印度经商的成本提高,等等。对此,萨胡博士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印两国互信机制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印度政府的确对中国心存疑虑,但假如中印双方的政府、企业、民间能在不同层次上展开对话和谈判,那么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此外,中国与印度贸易赤字的问题并不是特例,中国与很多国家都存在这一问题,双方需要坐下来开诚布公地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印度经济增长之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增长加速,但是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发展推动所不同的是,印度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服务业的推动,服务业在印度经济中起重要的杠杆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印度经济增长之谜”。对此,南亚所所长陈利君研究员特意向萨胡博士提问。

  萨胡博士认为,在印度的教育体系之下,教育投资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因而印度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1991年印度实行经济开放之后,欧美公司大量进入印度市场,并利用印度的人力资源开展业务活动,这成为了印度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此外,1991年印度经济改革是其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此前印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的支持,1991年以后则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印度认为相对于工业的发展来说,服务业对于资源占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较低,同时也能避开一些复杂的法律规定。在某种意义上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政府的许可。当然,印度政府也已经认识到,单纯发展服务业对于印度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工业与服务业必须相互倚重、齐头并进。如若仍然保持服务业一头独大的局面,印度经济就容易遭受外部经济危机的影响。

  杨思灵副研究员针对萨胡博士所说的“印度经济需要服务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观点提出问题,询问这种观点是只流行于印度学术界还是已经被印度政府采纳。萨胡博士强调,印度政府对此持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同时,印度政府已经制定了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发布了国家制造业政策,要将工业占GDP的比例由现在的16%提高到25%,以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印度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要策略。

  三、中印之间的区域合作和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

  中国和印度分别与其他若干国家或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两国之间自由贸易区的构建还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无疑是中印两国合作领域的一大缺憾。对此,陈利君研究员特别请教了萨胡博士的看法。萨胡博士指出,印度与韩国、日本、泰国、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都已经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或投资协议,他个人希望印度能像与其他国家那样同中国开展合作。印度与中国的仍未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因在于,中印两国在出口贸易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性,印度需要考虑自己能够在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中获得哪些利益,因此中印自贸区的构建应当强调务实性,要符合双方的利益。此外,印度政府还需要就中印自贸区问题与国内各部门协商、谈判,了解他们对中印之间建立的自贸区的看法和要求,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杨思灵副研究员询问,印度的农业等产业部门对于中印自由贸易区主要有哪些顾虑。萨胡博士回答说,一方面印度的农业本来就不是很开放,不愿意中国向印度出口农产品;另一方面,化工、珠宝制造等行业对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也有其利益诉求。这么多部门的考虑与关注点各不相同,政策制定者需要与各个利益集团进行沟通和协调,印度政府不一定会采纳产业部门的意见,但却会基于产业部门的意见同中国进行谈判。

  对于孟中印缅(BCIM)次区域合作,萨胡博士认为,印度的参与程度不高,但印度政府并非不想参与合作。陈利君研究员强调,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交通是关键,缅甸是桥梁。今年5月份,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曾率领一支庞大的代表团访问缅甸。那么,这一事件是否标志着印度将要展开和缅甸大规模的合作?云南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萨胡博士回答说,中印双方在次区域合作方面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比如中印之间在海路沟通的方面就有很多的选择,视野不应只局限于陆路。现在双方的重点应当放在了解彼此和增进互信上。萨胡博士表示他个人对今年五月在印度总理访问缅甸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但是他认为缅甸问题会对中印关系产生影响。

  涉及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关系格局与合作趋势,杨思灵副研究员比较关心印度对中国进入印度洋的反应与中印在印度洋地区开展合作的可能性。萨胡博士指出,印度对中国进入印度洋有一些负面的看法,一些印度人认为中国进入印度洋是要包围印度,因此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是缺乏互信的。今后,中印两国需要坐到一起,展开友好协商与谈判,这样才能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四、中印合作与交流的具体领域和一些具体问题

  和红梅谈到,中印两国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在旅游业上的合作是很有潜力的。如何看待中印旅游业的发展?中印两国进行旅游业合作是否会对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和互相了解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回应中,萨胡博士对中印两国开展旅游业合作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印度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潜力很大,但现在中印两国在旅游业方面的合作还不够,今后中印两国应该增加彼此旅游业的开放和交流,同时通过旅游业合作促进中印两方人员的相互来往可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此外,旅游业可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两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合作。

  杨思灵副研究员进一步指出,中印旅游业存在着不对等的尴尬局面,每年中国赴印度旅游的人数要远远低于印度来华游客数量,其直接原因在于中国每年对印度发放的签证在数量上要高于印度对中国发放的签证,中国人申请印度签证比较困难。萨胡博士认为这一问题的确存在,但他也强调,由于印度与其他一些国家之间的互信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印之间,也存在于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之间。萨胡博士本人对印度繁琐的签证程序感到不满,希望印度的签证程序可以简化。但这其中很多是技术性问题。目前,印度已有一个针对简化签证程序的研究项目正在开展,不过签证程序能有多少改变、改变需要多少时间则还不确定。虽然印度不少政府官员和决策者支持简化签证程序,但在印度的民主体制之下类似问题是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解决的。

  除了旅游业合作,童宇韬还提出,作为当前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两个亚洲大国,同时又都是G20成员国家,中国和印度应该加强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合作。萨胡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并针对中印是否应当在气候变化、国际体制民主化等领域寻找更多合作空间的问题指出,中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完全可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

  南亚所学者与印度来访学者还对印度国内当前的一些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例如,郭穗彦副研究员和萨胡博士讨论了印度政党政治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萨胡博士认为,辛格政府在执政期间成绩不佳,因而在明年印度大选中连任的机会不大。提高就业率、保持经济增长历来是印度大选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不过,无论是国大党、人民党还是联合政府上台执政,中印关系都会保持现有的发展轨迹。中印之间的分歧依然会存在,但很多都是政治和地缘上的分歧。只要双方保持良好的合作意愿,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南亚所 林延明、庄弘泰、童宇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