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李之仪在《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一词中,用“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词句,意在抒发思念之情,而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现实和未来,更贴切地表达滇沪共融经济带、共同深化区域合作的愿景。
长期以来,云南省在矿产、水电等资源开发、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领域,为国家和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云南省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上海市等东部发达地区。上海市等东部发达地区加强与云南省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口帮扶与区域合作,正体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时所提出,要“着力推进合作,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赵明刚先生(2011)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独特政治文化和现实国情赋予对口帮扶合作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在特定政治生态中孕育、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缩小东西部差距,加强东西部合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1996年,中央从“两个大局”出发,部署了加强东西部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确定了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并开展经济社会合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滇沪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势推进帮扶合作工作,滇沪对口帮扶与区域合作已成为东西部协作一大品牌,帮扶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云南省受援地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滇沪帮扶合作有力促进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深化滇沪对口帮扶,加强区域合作,是新阶段区域开发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加强东西部协作的内在要求;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抢滩”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战略举措;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滇沪两地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滇中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云南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具体体现。
回顾滇沪帮扶合作20年的历程,经历了以扶贫开发为主的探索阶段、扶贫开发与经济合作并重的拓展阶段、对口帮扶向区域合作转变的发展阶段以及新时期精准扶贫与区域合作开发相结合的全面合作阶段等四大阶段。滇沪合作区域空间不断拓展,1996—2015年上海市重点帮扶文山、红河、思茅(后更名为普洱)3个州市及所辖的23个县,到2004年又增加了迪庆州的3个县作为对口帮扶对象,文山、红河、普洱、迪庆4个州市26个县成为滇沪合作的重点帮扶区域。2011年以来,保山市、西双版纳州两个市州增列为滇沪经济合作重点州市,形成滇沪帮扶合作“4+2”格局(4个帮扶结对州市,2个重点经济合作州市)。
1996—2015年的20年间,上海市在云南省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8.1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新纲要示范村、产业发展、特困群体帮扶、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培训等重点帮扶项目8000多项,覆盖云南省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片区、石漠化地区和迪庆藏区的30多个贫困县。滇沪帮扶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东西部协作一大品牌,帮扶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滇沪帮扶合作有力促进了云南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与社会和谐。
2016年,滇沪帮扶合作空间区域作重大调整。即上海市14个区与云南省7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1个地级市结对开展重点扶贫协作,其中:延续与文山、红河、普洱、迪庆4个州市的结对关系不变;新增大理、楚雄、德宏3个自治州为结对关系;提升西双版纳州“重点经济合作”关系为“重点扶贫协作”关系。另外,在将保山市原有的“重点经济合作”关系延续为“面上扶贫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将曲靖市、临沧市、丽江市新增为“面上扶贫协作”关系,以企业为主体与其结对,以“千企帮千村”行动计划,实施面上扶贫协作,帮助该4个地级市所属贫困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滇沪帮扶合作空间调整拓展后,滇沪帮扶合作由原有的“4+2”格局(4个帮扶结对州市,2个重点经济合作州市),转变为“8+4”格局(8个重点扶贫协作关系,4个面上扶贫协作关系)。2016年,除中央统一安排广东省结对的昭通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及昆明市、玉溪市不列入重点帮扶州市以外,滇沪帮扶合作基本上实现了对云南省各州市扶贫协作全覆盖。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四项战略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云南、上海等省市正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制定各省市的实施方案,抢抓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机遇。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规划陆续出台,将同在长江经济带上的滇沪区域合作提到了支撑国家统筹协调发展、形成沿海同中西部良性互动与相互支撑新格局的新高度,为深化滇沪合作指明新方向、提出新要求。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上海市和沿边开放最前沿的云南省如何站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高度,深刻领会服务“两个大局”政策内涵,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协作会议精神,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原则,以增强“双向开放”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对口帮扶为基础,以经济产能合作、社会事业帮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三位一体”重点突出脱贫攻坚与产能合作,精准对接并继续巩固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合作成果,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廊道,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滇沪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并与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大定位”有机衔接。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做好顶层设计和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协作共推,加大帮扶合作投入,并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促进资源要素配置精准,推动企业合作、产能协作、园区共建和利益共享。建立健全省际经济合作协调机制、省际合作利益共建共享机制、聚焦精准扶贫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强化提升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借外力、强内生、促合力,完善滇沪合作机制。从财政及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生态环保政策和人才政策等层面,为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深化滇沪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保障。
《融入长江经济带与深化滇沪合作研究》一书即将出版,不仅从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服务“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更是从推进东西部协作、深化滇沪区域合作的实践层面,围绕新机遇,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是一部为深化省际区域合作,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提供具有学理支撑、实证参考的学术著作。
图片来自经济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