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杰
时间:2006/7/19 14:52:58|点击数:
|
|
杨士杰、白族、1952年生,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研究员。从1983年起从事研究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12项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项目和数十项其他项目的研究,历年科研文字成果180多万字。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云南省“九.五”社科基金课题1个,主持社科院重点科研项目4个。出版个人专著2本、作为课题主持人和第一作者的合著1本、参与合著20本,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此外还担任1部大辞典和1部论著的副主编,两部书共321万字。共获得学术成果奖14项:中国图书奖2项(1项为 获奖丛书之一,1项为集体成果奖),省政府颁发的2等奖2项(1项为个人著作奖,1项作为合著获奖)、三等奖4项(个人1项,集体3项)、省级部门奖6项。除完成科研工作外,还应邀为省委党校研究生讲授“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方法论”,为来社科院学习的法国研究生讲授“关于爨文化研究”课程。
多年来,杨士杰同志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力求站在较高的理论高度进行科学研究。他的个人专著《云南山地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与选择》,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研究山地民族经济生活方式、消费习俗及消费生活方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劳动生活方式、传统的学习和其他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制约传统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结构,如价值观、道德观入手,对处于不同社会发育程度的各山地民族生活模式的特征,传统生活模式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和衔接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各山地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内涵,传承的特点与规律,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及新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使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适应具有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思路。该书出版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映,《学术探索》杂志以《研究山地民族生活方式的力作》为题,发表了对该书的长篇书评。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评述,指出:第一,提出了民族生活文化圈的理论,具体展现了云南各山地民族生活文化圈的特色;第二,该书从不同角度对云南山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实事求是的剖析,对它的利弊进行了相当有深度的揭示,并作了理论上的概述;第三、全书有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涉及的许多材料是前人,他人末曾涉猎的;第四,该书对云南山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与选择有指导作用,是指导云南山地民族走向现代化的一部好参考书。(参见《学术探索》1999年第6期)。该书于2000年12月获云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其著作《多元文化中彝族女性》(中英文版)一书,系统论述了云南彝族女性文化的多元状况,展现了体现外显性民族生活方及习俗特点的表层文化;体现民族能力结构特点的中层文化和体现观念意识差别的内隐性深层文化在不同支系女性中所具有的特色,该书还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支系彝族女性社会化进程的特点以及彝族女性文化的变迁。对彝族社会多元状况和彝族女性文化多元状况的研究,前人从未涉及;通过对彝族女性文化结构三层次的剖析,论述彝族女性文化的变迁,也是学术上的创新。该书作为《云南女性文化丛书》之一,曾获得第十届中国图书奖。
《云南不同类型贫困民族社区人才培养和科技振兴研究》是杨士杰同志主持的云南省九.五社科规划课题,于2000年5月由省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方向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是我省首次进行的贫困地区人才培养与科技振兴的调查和预测。在研究方法上,一是将定性说明和量化分析相结合,全面展示了贫困民族社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二是以丰厚扎实的典型社区调查材料佐证思路和研究结论,并从深入分析中提出对策建议;三是通过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分析,将云南不同类型贫困民族社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置于纵向的动态分析中,丰富了我们对于这一过程的认识,增强了解决其中存在问题的紧迫感;四是以逻辑归纳的方法,将个别上升到一般,并以一般结论去分析个别,将演绎和归纳密切结合起来。对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云南社会发展研究》是杨士杰同志作为课题负责人和第一作者的一部合著(云南省省社会科学院2005年小康丛书之一)。该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对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二是对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突破的主要难题进行了研究;三是提出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导破解难题,促进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该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云南省情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难题有准确的把握,并且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了促进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该书不仅对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咨询的作用,而且还有着决策参考的价值。
杨士杰同志还积极参与直接为省里的决策服务,为现实服务的课题,他认为这是科研成果能够直接产生社会效益的最好形式。1998年受省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的邀请,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专家,参加了“云南民族地区科技专门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调研结束后由杨士杰撰写了《云南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现状与作用发挥》的调研报告,提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2002年受民革云南省委的邀请,作为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参与了民革的农村扶贫调研,为他们撰写了《云南农村贫调研及政策建议》的调研报告。该研究报告的内容已经由民革云南省委转化为云南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交流材料1份及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民革云南省委集体提案9件,其中之一件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并由省政协专职副主席亲自督办。最后通过由省政协、民革云南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面商,解决和部分解决了该提案提出的对昭通、文山等6个地州采取特别政策,对每个贫困户改茅草房扶持款由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4000元,(受益面达30多万户);积极向中央反映汇报云南情况,争取得到中央对云南贫困地区更大支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扶贫资金管理体系等有利于云南农村贫困地区脱贫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省扶贫办举办的全省干部培训班上,曾把该报告的材料作为授课的内容。
在他已经完成的大批学术著作和文章中,对彝族的研究占有较大的数量,其中有的成果被彝族地区政府作为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决策参考的依据。他的研究成果还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前苏联民族研究所所长刘克甫先生,在中国民族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上,看到了他撰写的《多元文化对云南永胜他留人(彝族)社会变迁的影响》一文,产生了对他留人研究的兴趣,通过我院外办对他进行了专门的访问,并由曾任我院副院长的高发元同志陪同,专门到永胜他留人社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的松本光太郎先生因为翻译了他的《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历史变革与现代化问题研究》一文,通过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他联系对他作了专访。
杨士杰同志治学严谨,在社会学、民族学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面,多有开拓,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杨士杰部分成果目录
一、 著作:
1、专著:《云南山地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与选择》,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2、专著:《多元文化中的彝族女性》,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中英文两种版本,英文版由中国国际贸易总公司发行。
3、合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云南社会发展》(本院小康丛书之一)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杨士杰为课题负责人,第一作者)
4、合著:《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白族卷》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杨士杰任副主编,主要撰稿人之一)
5、合著:《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北京)1994年2月出版,第一作者郭大烈。杨士杰撰写其中第六章:"人口生态和民族问题。
6、合著:《云南辞典》,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部分民族宗教辞条。
7、合著:《中国民族文化大观﹒白族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第一作者李缵绪,杨士杰承担其中的两章。
8、合著:《云南文化艺术辞典》,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的部分辞条。
9、合著:《云南省志﹒民族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的彝族志。
10、合著:《云南回族乡情调查--现状与发展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杨士杰撰写综合报告中的"民族关系"部分和"鲁甸桃源回族乡现实问题调查报告"。
11、合著:《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道德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第四章:"社会公德"。
12、合著:《中国少数民族道德概览》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彝族"、"门巴族"、"珞巴族"、"鄂温克族"4章。
13、合著:《云南多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小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历史变革与现代化问题研究"。
14、合著:《传统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云南少数民族的科技发展研究"。
15、合著:《中华民族精神新论--各民族精神的融汇与凝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6、合著:《西南少数民族人物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元朝回回政治家赛典赤"。
17、合著:《云南农村妇女现状研究 》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2月出版。杨士杰为撰稿人之一并任副主编。
18、合著:《惊险的跳跃-云南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杨士杰承担其中一个部分)
19、合著:《现代科技发展与云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科委软科学课题,杨士杰承担其中一个子课题)课题成果由哲学所内刊1992年出版
20、合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探索》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出版(杨士杰承担其中《论提高我省少数民族的素质》)。
21、合著:《云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杨士杰撰写其中第三章:《云南农村贫困人口的现况与扶贫对策》。
二、 论文
1、《论西南少数民族的同根意识与内聚传统》,《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一期刊登,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少数民族》1991年第四期全文转载,《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全文转载。
2、《云南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探析》刊《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三期。
3、《小凉山彝族旧的社会传统所面临的挑战》,刊载于《民族学研究》第九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4、《民族经济发展的多元格局需要多元的政策》,刊载于1989年4月20日的云南日报。
5、《小凉山彝族葬礼的社会特征》刊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四期。
6、《云南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发展途径》,刊载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四期。
7、《发展云南民族教育的一个问题》,刊载于《民族高教研究》1990年第三期。
8、《小凉山彝族的鬼魂观与两个文明建设》,刊载于《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四期。
9、《谈谈小凉山彝族发展商品经济的几个问题》,刊载于《经济问题探索》1987年第四期。
10、《云南小凉山民族教育的改革》,刊载于《民族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一期。
11、《关于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刊载于《民族学与现代化》1986年第四期。
12、《小凉山彝族的消费习俗与社会经济发展》,刊载于《民族学与现代化》1986年第二期。
13、《西南少数民族的中华一体意识》,刊载于《中华民族精神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14、《走向改革开放的彝族女性》,刊载于《云南农村妇女现状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15、《白族思想史脉络述略》,刊载于《大理文化》1997年第五期。
16、《云南民族地区开放式教育问题探讨》,刊载于《民族学》1989年第一期。
17、《小凉山彝族鬼魂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刊载于《云南宗教研究》1998年2期。
18、《某些民族地区道德失范的思考》刊载于《民族学》1991年1期。
19、《云南民族地区艾滋病、性病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策建议》刊载于《云南社科动态》1990年5期。
20、《关于西藏特殊政策的考察》刊载于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季报》1988年1期。
21、《青海民族地区由输血机制向造血机制转化的考察》刊载于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季报》1988年1期。
22、《宁蒗县开展教育科技及当家理财活动的考察》刊载于《云南社会学》1996年3期。
23、《怒江州各族传统劳动生活方式与两个文明建设》刊载于《云南社会学》1995年2期。
24、《论白族的自然物崇拜和龙崇拜》刊载于《白族文化研究》(2002)2003年7月民族出版社出版(北京)。
25、《小凉山彝族传统生活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社会学》1995年4期、1996年1期连载)。
26、《试论弘扬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良文化成分与两个文明建设》刊载于《云南社会学》1996年4期、1997年1期。
27、《多元文化对云南永胜他留人(彝族)社会变迁的影响》刊载于《民族学》1989年1期。
28、《彝族婚丧习俗》刊载于《民族学》1990年2期。
29、《小凉山彝族经济文化发展初探》刊载于《云南现代史料丛刊》1987年4期。
30、《发展小凉山民族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刊载于《研究与参考》1986年2期。
31、《广东珠海、海南岛社会经济发展中几条值得借鉴的经验》刊载于《研究与参考》1986年2期。
32、《云南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研究》刊载于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建院20周年献礼论文集。(1999年9月)
33、《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禁忌、习惯性与生态保护》刊载于《云南社会学》2002年1~2期合刊。
34、《走向改革开放的彝族女性》刊载于《云南农村妇女现状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三、 主持并已验收的项目:
1、 院列项目:《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落后生活方式的改变》(25万字)已于1996年年底验收。
2、 省委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委托项目:《改变小凉山彝族消费习惯的对策研究》已于1986年验收。
3、 社科院招标课题:《关于提高我省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的战略方案》已于1989年验收通过。
4、 云南省"九五"社科规划课题:《云南不同类型民族社区人才培养和科技振兴研究》(30万字)已于2000年5月验收通过。
院列项目:《云南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30万字)已于2005年1月验收通过。
四、 受有关单位邀请参与研究的课题:
1、1998年受省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的邀请,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专家,参加了"云南民族地区科技专门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调研结束后由杨士杰撰写了《云南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现状与作用发挥》的调研报告,提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2、2002年受民革云南省委的邀请,作为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参与了民革的农村扶贫调研,为他们撰写了《云南农村扶贫调研及政策建议》的调研报告。该研究报告的内容已转化为云南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交流材料1份及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民革集体提案9件,其中之一件被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232号重点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