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青
时间:2006/7/19 10:36:46|点击数:
|
|
马青同志1990年7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同年8月分配到我院工作,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真,爱岗敬业,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及其它集体活动。曾多次下乡为院级中青年课题《沙马石已家族的婚姻》、《西部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云南试点)》、《云南省民族生态村调研》进行相关田野调查。
1996年7月,考入云南大学档案系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专业研究生班,获得云南省教委颁发的云南省研究生班毕业证书。
积极参加彝族高规格的学术活动(2000年9月1-3日在石林彝族自治县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2001年5月9-11日,参加了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录提要.彝族卷》条目的编写工作会议;2001年9月7~10日在昆明召开的《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第八次协作会议》;2002年5月1~4日在四川西昌召开的《四川省彝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2002年滇川黔桂彝学联谊会》)。
出版1部专著、4部编著;完成并通过3个院级科研课题的成果鉴定;公开发表12篇学术论文。其中代表作之一《沙马石乙家族的婚姻》专著,通过鉴定并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评语附后;代表作之二《彝族服饰文化》,编入《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学术论文集》;《凉山彝族酒文化》发表并获全国社科系统图书馆第二次学术成果评比优秀论文三等奖;《云南图书馆历史现状研究》获全国社科院系统图书馆1997~2001年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我家的“诺苏”亲人》赢得学术界和彝族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被《云南日报》转载分两次刊登,还被编入《走向未来启示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精选》。著述总字数达26余万字。
马青研究成果目录
(一) 专著1部: 《沙马石已家族的婚姻》,院内出版,民族文学研究集刊第14集(12万字) (二) 编著4部: 1.《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4月(撰写佤、德昂、普米等民 族的章节,6.5万字) 2.《云南图书馆的历史现状研究》,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撰写10余个图书馆调查报告,0.6万字) 3.《云南彝学研究》第1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撰写“彝族服饰文化”一 文,5.3千字;曾被转载于《民族工作》2000年增刊) 4.《云南彝学研究》第2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 撰写“沙马石已家族的婚姻状况”一文,1.1万字;曾被转载于《彝族文化》2002,1) (三) 科研课题3项: 1.1998年度院中青年课题《沙马石已家族的婚姻》,已结题。 2.2000年度院重点科研课题《西部文化资源与产业(云南试点)》,已结题。 3.2001年度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社科院的共同课题《云南省民族生态村调研》,已结题。 (四)论文12篇 1.中国最古老的服饰展演—彝族赛装节,《湄公河》(泰文刊),2002年6月 2.云南民族服饰工艺的特点及其开发价值,《华夏人文地理》,2001年增刊 3.猎虎民族的手工艺织品—澜沧县松山林村,《华夏人文地理》,2002 年增刊 4.独特的拉祜包,《今日民族》,2002.,4 5.服饰上的历史—从彝族服饰看其族源,《彝族文化》,1998,2 6.民族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云南民族报》,1998年11月7日(被转载于《彝族文化》,1999,1) 7.我家的“诺苏”亲人,《今日民族》,2001,4(被转载于《云南日报》2001年5月15日和5月22日) 8.谁支配着我的婚姻,《今日民族》,2001,8 9.三渡金沙江—沙马石已家族的迁徙,《彝族文化》,2000,1 10.凉山彝族婚俗中妇女的形象和地位,《彝族文化》,2000,2 11.凉山彝族的联姻方式,《彝族文化》,2001,1 12.做客彝族亲戚家,《云南日报》,2001年7月17日(被转载《民族时报》《迪庆报》) |
代表作简介
代表作之一《沙马石乙家族的婚姻》专著,以自己家族(沙马石已家族)为个案,除从小耳濡目染的真实体验外,又应用人类学的观点和视觉,专门对其婚姻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其资料详实、条理层次分明,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首先,通过叙述沙马石已家族的婚姻,仍遵循凉山彝族内婚、等级婚和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先婚、姨表不婚以及转房等传统婚姻的习俗,深刻地分析出维持家支的存在和维护家支的利益的根源。
其次,通过对现存家支现象的分析。家支是社会发育不充分的表现,是在狭小、封闭、发展缓慢的社会进程中的遗留问题,而今,家支原有的社会功能不仅没有丧失,而且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得人们仍然重视家支,依靠家支。说明了是彝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
最后,通过旧婚制的保留—家支的存在—社会经济发展落后这三者内在联系的原因分析,揭示出发展经济根本的问题,即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观念的转变和更新—逐渐削弱或废除家支的消极功能—革新旧婚制。并就如何发展经济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代表作之二《彝族服饰文化》学术论文,就彝族服饰的史料价值、民族工艺、文化载体、原始崇拜以及彝族服饰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关系等内容作了分析比较,对研究彝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