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云南脱贫攻坚的实践、成就、经验及精神积淀

时间:2020/8/5 9:46:37|点击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推进脱贫攻坚实践中,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产生了云南特点的脱贫攻坚精神,为“中国减贫方案”积累了云南经验。

  云南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坚持党的领导,层层压实政治责任。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对标对表中央要求,制定时间表、任务书,倒逼工作落实,强化组织动员、检查指导、政策供给、资源整合、财政投入等职责。州市县抓政策落实,充实项目库,抓实项目、用好资金、落实人员,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促攻坚的责任制度。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制度,各级政府负责人与党组织书记共担第一责任。省市县乡村成立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15个省级部门主要领导与16个州(市)党政主要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定职责、定政策、定计划、定资金、定考核”行业扶贫“五定”工作法,实施最严考核,压实行业部门责任。推进“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落实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扎实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

  贯彻精准方略,提高脱贫攻坚实效。做实“六个精准”。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程序,开展多轮“回头看”,确保扶持对象精准。精准项目管理,严格公告公示制度,确保项目安排精准。强化资金整合,创新使用方式,注重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精准。精准摸清贫困户家底,因户精准施策,确保措施到户精准。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精准选派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确保因村派人精准。用好脱贫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细化脱贫标准,从严考核退出,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绿色食品牌”,推进电商扶贫和文旅融合扶贫,培强产业扶贫“造血”根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城镇化带动,以集中安置为主,“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实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彰显绿色优势,推进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陡坡地治理项目,拓宽生态公益岗位渠道,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产业,完善补偿机制,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扶贫先扶智,实行资助精准化、扶持特惠化、服务均等化,教育发展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抓实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落实健康扶贫30条举措,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费用兜底“四重保障”措施,切实降低就医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坚持开发性扶贫与保障性扶贫有机结合,精准锁定兜底保障对象,推进低保与扶贫有效衔接,促进社保兜底一批。

  实施整族帮扶,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针对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布朗族、景颇族、佤族、傈僳族、普米族、阿昌族、拉祜族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持续推动“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建立大型企业集团帮扶人口较少民族机制,动员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云南烟草专卖局等企业集团,对“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进行整族帮扶。瞄准昭通市3个革命老区贫困县56.21万贫困人口、迪庆藏族自治州9.6万贫困人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4.93万贫困人口和边境25个县(市)92.8万贫困人口,打好“十大攻坚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八方合力攻坚。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主体作用。2015年以来,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040.1亿元。统筹整合中央20项和省级21项涉农资金,累计整合涉农资金1487.43亿元。争取中央扶贫再贷款额度,把更多金融资金引导到贫困地区。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发放长期贷款和中央财政贴息专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通过信用担保、扶贫贴息、风险补偿等手段,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扶贫贷款规模。全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深入推进“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强化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深化与上海市、广东省的东西部扶贫协作。

  注重扶志扶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和“三讲三评”活动,推进感党恩教育。“富脑袋”与“富口袋”并重。开展扶志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强化典型示范。实施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培训,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平台,开展扶贫扶志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学生带家长”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新风尚。

  党建扶贫双推进,着力夯实基层基础。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实施“领头雁”工程,鼓励和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每年把村“三委”负责人集中培训一遍;对新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实施县、乡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带,为农村留下永不走的工作队。认真做好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为贫困村扶贫带去新资源、输入新血液。创新推动“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电子商务”模式,将综合服务平台与“淘宝云南馆”“淘工网”“乡街子”“彩云优品”等电商平台对接,助推脱贫攻坚。

  云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成就

  “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如期兑现。脱贫摘帽出列目标如期实现。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顺利实现。全省88个贫困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巩固率达94.8%,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标。88个贫困县县级医院、1023个乡镇卫生院、8502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达99.6万人,城镇化集中安置率达90.6%。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目标。农村低保、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保政策全面落实。“一步跨千年”的梦想成为现实。2015—2019年,全省8个自治州的贫困人口累计脱贫164.95万人,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已有9个实现整族脱贫。全省剩余2个“直过民族”傈僳族、怒族也将于今年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6949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人均纯收入5000元(含)以上的比例已占90.6%;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070元上升到2019年的10771元,年均增长11.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一年实现“贫困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达到10000元以上”的目标。全省聘用生态护林员17.04万名,居全国第一,每人每年平均增加收入9000多元,共带动17.04万个贫困家庭、7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文化旅游综合带动80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电商扶贫带动68.95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增收。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巨变。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邮、99.13%通客车,贫困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动力电、光纤、宽带。怒江、澜沧江“过江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沿边地区“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基本实现。基础公共服务短板不断补齐,不仅仅是通行的便利,更为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各族群众点燃了希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升。从过去的“晴通雨阻”、人背马驮,到现在通行便利、物流电商进村助力产业扶贫。农村科技扶贫成效显著,新品种应用推广、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能力提升,助推贫困地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贫困地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种植养殖业中“解脱出来”,促进非农产业就业增收,贫困群众生产方式明显转变。同时,贫困群众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巨变。截至2019年底,全面巩固提升了1861.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集中供水率达96%,自来水普及率达94%,水质合格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陈规陋习逐渐破除,健康文明风尚正在形成,村规民约得以遵守,垃圾围村等现象大大减少。尤其是99.6万人建档立卡易地搬迁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通过城镇化集中安置。如今,现代产业取代了刀耕火种,电商走进了基诺山寨,德昂山寨年轻人学会了用手机学习农业生产技术。

  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明显提振。依靠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斩断穷根的意识逐步增强,自强自立蔚然成风。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大为改观,“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观念入脑入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能让子孙继承贫困‘遗产’”等观念深入人心。少数民族尤其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安贫乐道的观念已经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贫困群众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家有万亩良田,不如薄技在身。1000名少数民族教师和2万名“直过民族”青壮年劳动力通过了普通话培训,350个普及普通话示范村创建起来了,不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人由2016年的13.02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3.73万人。大学生由1513人增加到4840人。贫困群众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已达18.43万人次,转移就业已达12.41万人,勤劳致富思想进一步树牢,致富能力显著增强。

  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干部能力素质大幅提升。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派出了4.47万人(次)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17.97万人(次)干部驻村帮扶,锤炼出了一支过硬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打造出了一支“云岭铁军”。边疆贫困治理机制不断完善。脱贫攻坚中,精准识别机制、帮扶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投入增长保障机制、社会参与合力攻坚机制、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以及考核评估、贫困退出等机制不断健全。贫困地区治理基础全面加强。贫困地区发展短板不断补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各族人民感党恩心向党跟党走坚定不移。脱贫攻坚使各族贫困群众从“贫困”中彻底解放出来,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思想上观念上精神上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尤其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形态和物质形态实现“两个千年跨越”,实现了从整族贫困到整族脱贫,这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写照。边疆各族群众精气神更足了,民心向党、人心思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党恩”,坚定不移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

  云南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云南作为扶贫开发工作主战场之一,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首要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党组织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正是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发挥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和优势,迅速高效地动员起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困难及时作出决策,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坚持“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是奋斗目标。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的承诺和交代。云南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把太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书写了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全省上下投入到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反贫困大战中,践行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反贫困精神,抒写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拳拳情怀,必将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坚持制度优势是制胜密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密码。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决定性成就,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立足省情,云南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迸发出巨大的攻坚合力,运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全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体系。制度优势具体体现在扶贫资源动员、整合和精准配置的强大组织能力上,体现在社会各方力量汇聚上,体现在“挂包帮”结对帮扶、中央和集团定点帮扶以及跨省(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上,体现在精准管理、督导检查、挂牌督战各环节上。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绝对不会有如此“硬核”的脱贫攻坚成就。

  坚持精准方略是根本方法。云南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夺取全面胜利,根本方法就是坚持了“六个精准”的基本方略。坚持精准方略,打好精准政策“组合拳”,建立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体系,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始终坚持把精准施策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来抓,始终坚持把精准动态管理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来落实,扎实推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相结合,探索出“贫困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的六清工作方法,受到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坚持资源整合是有效举措。“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云南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全面胜利,与全省坚持加大投入和强化资金支持的做法分不开,与长期坚持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和扶贫资源有力整合的实践分不开。云南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坚持多元投入保障,着力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金融扶贫、援滇扶贫、社会扶贫等扶贫资源,形成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条件支撑。

  坚持群众主体是动力源泉。云南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是长期坚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实践结果。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是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减贫可持续的重点。“授贫困者以渔”,使贫困户真正成为主体,激发出贫困户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云南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内在活力,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富口袋”作为主要目标,以产业融合为方向,抓实产业扶贫,培强脱贫根基。坚持转变帮扶方式,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提高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各个环节的参与度,树立主体意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坚持帮扶协作是重要手段。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与长期坚持借外力、强内力、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的做法分不开,与长期坚持帮扶协作的实践分不开。坚持发挥企业集团在社会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中央定点帮扶,部门挂钩帮扶及社会帮扶有机衔接、协同融合推进。坚持帮扶意识和工作态度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机制到位;在资金使用上精准发力,在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技术培训、社会动员上精准发力。上海、广东两省市加力用劲,把真心真情变为真金白银,跨山海、聚深情,坚持“中央要求、云南所需、沪粤所能”,高位推动,完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高层互访机制,团结协作,务实推进,沪滇、粤滇合作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大亮点。

  坚持党建引领是坚强保障。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是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党政“一把手”脱贫责任制,实行省级干部包县、厅级干部包乡、县级干部包村及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乡镇干部包户的“四包”制度,确保每一个贫困县都有领导挂联,每一个贫困乡(镇)、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单位挂包,每一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基石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脱贫攻坚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双推进”,已成为云南的一大特色。

  从云南实践看脱贫攻坚精神积淀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攻坚克难精神。云南各族人民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 部署,以初心使命为航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向贫困宣战,凝 聚起最强的攻坚“战力”。拿出了苦干实干精神,脱贫中之贫、解困中之 困、攻坚中之坚、克难中之难,以“敢 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秉持钉钉子攻坚克难精神,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尽职尽责,善作善成,勇当“尖刀班”“爆破手”,促使独龙族、德昂族等“直过 民族”,实现了从整族贫困到整族脱贫“千年跨越”的历史“蝶变”。

  “苦熬不如苦干”的开拓进取精神。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干部群众没有向贫困低头认输。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工作 生活条件、面大程度深的贫困现状没有坐等观望,而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战斗号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殷殷嘱托,每天都在进行着新的实践、创造着新的奇迹、书写着新的史诗。“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 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把中华民族愚公移山精神生动地写在云岭大地上,是脱贫攻坚路上“最美奋斗者”激扬出来的奋斗精神,是三迤大地上各族儿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铸就了伟大的精神丰碑。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拼搏精神。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信心不动摇,扛实责任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实干作风,下最大决心、以最强力度,打起百倍精神,聚力同心,众志成城,坚决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完成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硬任务、底线任 务,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一场历史性决战,坚决向全省各族人民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的庄严承诺。

  “尽锐出战,公而忘私”的奉献牺牲精神。云南广大党员干部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昼无 为、夜难寐”的紧迫感和“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奉献精神,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把对云岭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老百姓的爱,化作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当表率、作示范,冲在脱贫 攻坚战最前沿。云岭大地上已锻造 出了一支有情怀、敢担当、善作为 且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三 农”干部人才队伍,涌现出了一批 批以“人民楷模”高德荣、“时代楷 模”朱有勇、“初心如磐使命如山”的郭彩廷、“最美支边人”“背篓医 生”管延萍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 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中 坚”,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一名党 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的良好形 象。党员干部为脱贫事业呕心沥血,104 位优秀云岭女儿倒在了脱 贫攻坚战场上,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守望相助,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引领,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脱贫攻坚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实施了三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行动计划,村帮村、户帮户、结队帮扶攀穷亲等机制,让各族干部群众在摆脱贫困中心手相牵、互帮互助,促进各兄弟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增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中华民族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 一起”。中央定点帮扶,部门挂钩帮 扶,企业集团倾力相助,东西部扶 贫协作等举措,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凝聚山海情深、心手相连、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执笔,何祖坤、黄小军、张体伟)

  

  (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调研组)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