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刘鸿燕:誓言永存心向党 民族团结铸丰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建立故事

时间:2024/10/21 8:52:36|点击数:

  

  

  

  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广场上载歌载舞,共同迎接总书记的回信。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参观民族团结誓词碑。

  刘鸿燕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信中说道:“1951年,包括你们先辈在内的各族代表立碑盟誓,郑重许下同心同德跟党走的誓言。70多年来,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斗,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生动篇章。”信中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短短一封回信,瞬间便将人们拉回到了70多年前云南边疆各族人民一心向党,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记忆中,那些传扬在当地群众中间的感人故事由此展开。

  国庆献礼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国家意识的构建与历史主体的塑造,意义重大且极为迫切。1950年6月,党中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从各地兄弟民族中选派代表,赴北京参加新中国国庆一周年观礼活动,以此增进他们对勃勃生机的新中国的了解,同时对党的民族政策有更为真切的认知,打消他们的疑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是当时民族工作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普洱区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0%左右,民族关系更为复杂,成为当时云南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动员参加进京观礼代表团的过程中,中共宁洱地委按照少数民族上层为主、各界均有代表的原则开始工作。由于刚刚解放,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党的民族政策不甚了解,加之境内外反动分裂势力造谣惑众,鼓吹这是共产党设下的圈套,致使普洱区部分少数民族代表疑虑重重,不愿前往。当然,大部分代表都积极响应,主动加入进京观礼代表团。曾为勐捧土司,后又任车里宣慰使司署议事庭庭长(傣语“召景哈”)的召存信接到通知后毅然报名参加。他感慨地说:“过去,版纳大象贡献朝廷,皇帝没有召见过我们头人;现在刚解放,人民政府就把边疆各民族想到了,不论上北京的路多遥远,我都会唱着歌去的。”66岁的傈僳族头人李保也应允并表示:“毛主席都下帖子了,就是出山的路断了,我也要长翅膀飞出去。”最终由35名各民族土司、头人和代表组成普洱区赴京国庆观礼团。1950年9月初,普洱区代表们整装出发,突破交通上诸多不便,历时近一个月,于9月30日顺利抵达北京。

  1950年9月30日,代表们应邀出席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的盛大国庆宴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临宴会,对代表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宴会上,各族代表向中央领导人敬酒并亲切交谈,纷纷表达了一心一意跟党走,带领和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的决心。10月1日上午,各民族代表同首都几十万观众代表,共同见证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盛典。置身其中,代表们深切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烈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广场上空;陆、海、空三军方队威武雄壮,振奋人心,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佤族代表肖子生回忆说:“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激动得什么都不会说了,只知道不停地鼓掌、不停地掉泪。没有想到,我们的国家竟然是如此的繁荣、如此的强大,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这样的情景、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听过、见过。对毛主席、对党、对祖国的爱也不断在内心升腾。”

  10月3日,怀仁堂内喜庆祥和,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各民族代表团。代表们争相捧出本民族珍贵的礼物。召存信把闪烁着金光宝气的金伞打开,擎在手上,和末代傣王刀世勋一起,走上主席台,把象征傣族封建领主权力的金伞献给了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委托我们把这把金伞献给您,请您一定收下!”召存信激动地说。毛主席郑重接过金伞,握着召存信和刀世勋的手说:“请代我谢谢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我相信解放了的西双版纳,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这一历史瞬间,也被永远地定格在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中。

  各民族观礼团在北京各地参观近一月余,随后又赴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参观,代表们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历时数月的国庆观礼活动之行,让各民族代表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情义,加深了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消除了顾虑,坚定了搞好民族团结的决心和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代表们回到家乡后都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为民族团结的坚定推动者和捍卫者。

  盟誓立碑

  1950年12月27日,参加国庆观礼活动的普洱区代表团回到普洱后参加了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全区15个县26个民族的土司、头人、上层代表和地方各级党政军代表、群众代表共300余人汇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计。观礼代表传达了北京国庆大典的盛况和毛主席在怀仁堂亲切接见少数民族代表的情景,畅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切身体会,并向大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有效地巩固了边疆民族团结。会上决定用最神圣的剽牛祭祀、喝咒水盟誓仪式,立碑签字以纪念民族团结大会的胜利召开。

  1951年1月1日上午,民族团结盟誓大会和民族团结纪念碑奠基仪式在宁洱红场举行。此次所选执剽者,是佤族代表拉勐。此前的国庆观礼活动之行,让拉勐坚定了他团结一心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建设新中国的决心,果断地完成了任务。随后参加盟誓的代表们歃血结盟,庄严地进行宣誓:“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短短75个字,充分表达了边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渴望民族团结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记载了边疆各民族对国家概念的认识逐渐清晰自觉的过程以及民族身份和国家公民身份双重建构的过程,各族人民不再作为被联合的或被统治的客体,而是作为历史的主体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随后,26个民族48名代表,分别用傣文、拉祜文和汉文自愿在《民族团结誓词》上签了名。各民族代表签名后,将誓词按照纸上的字样拓刻在石碑上,制成“民族团结誓词碑”,立于宁洱红场,并举行了盛大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立碑仪式。“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是新中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物证。它见证了新中国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和对新中国的认同归属的情感,实现了边疆(地方)和中央(国家)的话语同构,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取得伟大胜利的见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

  誓言长存

  普洱“盟誓仪式”后,滇西南边疆地区各族人民逐渐树立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且深入人心。70多年前,召存信第一个在誓词上签名,此后召存信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任州长近40年,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建设者、见证者。来自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方有富,70多年前作为哈尼族代表郑重在誓词上签下名字。回到家乡后,方有富带领群众团结致富。他还经常坐在火塘边给各族群众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带头践行民族团结誓言。“父亲在世时经常和我说,在誓词碑上庄严地刻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这辈子最骄傲、最光荣的事。”方有富的儿子方财兵说。如今,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义务讲解员,传承并续写着誓词碑的故事。

  云南的山山水水滋养了26个世居民族,多样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存。这里,有过不完的节唱不完的歌跳不完的舞;这里,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多民族团结共融的文化土壤……融合的脚步生生不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这里的主旋律。70余年来,云南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建设家园,用实际行动和发展成果践行了铮铮誓言。新时代,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指示要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深入人心,各族儿女一心一德跟党走的誓言永存不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间的关系。”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天,我们翻阅资料、追寻后人,让民族团结的故事一次次被呈现、被记录,用新时代奋斗的成果、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来回应誓言,回应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的正确性。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现如今,当年傣族代表敬献给毛主席的那把金伞作为一级文物收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而民族团结誓词碑虽历经风雨沧桑,仍碑文清晰可辨地矗立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民族团结园内。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表达了各族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爱戴中国共产党的心愿和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70余年来,这把金伞和民族团结誓词碑穿越时空,见证了共和国70多年的巨变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坚决捍卫和维护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它们也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誓言长存,初心不变,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心愿与誓约。

  [作者单位: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

  此稿图片为本报记者 雷桐苏 陈飞 胡妤雅 摄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