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娟: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
时间:2020/7/28 16:25:16|点击数:
2019年12月1日,云南省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的出台,对于彰显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进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人文社会科学,乃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统称,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科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界定模糊、争议颇多的范畴。分而论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所沉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则是以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及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果说人文科学主要关注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等主观精神世界,那么社会科学则是更多地关注客观的人类社会。从学科划分来说,前者涵盖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艺术学等;后者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
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人文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历史反复证明,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诸如,1978年以来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带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我国改革开放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就充分显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反复证明了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
通常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即为基础理论进行知识积累;二是应用对策研究,即为政府、企业等出谋划策,担当“思想库”“智囊团”;三是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就是以通俗的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文化知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两方面的作用,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但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作用,全社会并没有形成真正深刻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能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于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极为重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治国方略。这些宝贵文化资源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智慧的启迪,同时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启示。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其二,提升公众人文社科素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社科普及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公众人文社科素养的提升。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曾说过:“无书之室如无灵之肉”。一个社会,若民众缺乏人文社科素养,一眼望去,大街上行走的无非是一些没有灵魂的躯壳。公众人文素养的不足既表现为社会诚信的缺失、对法律神圣性的缺乏认同,更表现为人性的扭曲和对生命的漠视。事实上,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还是一个实践体系,其高低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公民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指标之一。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在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所作总序中说:“在学习和掌握具有实用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更不应忘记对于人类来说重要得多的学科,即使我们掌握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科学。自然科学强调‘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科学则注重‘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这些学科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有这样的学科才能使我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生活的智慧。也只有这样的学科才能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人文科学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或意义理论,为社会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导向。”
其三,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人文化成”的思想,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离开了人文社会科学,思维中没有哲学,记忆中没有历史,生活中没有诗意,还能谈得上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深入人心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工具,对协调个人惯性与社会变化、润滑发展中的社会和谐关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人文社会科学走进百姓生活,让人文精神渗入千家万户,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针对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释疑解惑,疏解公众的不良情绪,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众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法律理性,从而提高公民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自觉性,促进社会的有序与稳定;通过人文社科知识讲座,向大众阐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养人心志,育人情操,实现以文化人之目的。
应当说,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传播和普及人文社科知识。为此,社会公众有必要学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广大社科工作者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这就需要解决怎么普及、如何普及的问题,以此推动社会大众更好地共享社会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和知识。
首先,社科工作者要有开展社科普及的人文情怀。以文化人、传承文明,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今天以论文为主导的学术评价机制,导致一部分学者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学术普及,宁可做曲高和寡的专业研究,也不愿意写通俗易懂的文章。为此,有必要破除“唯论文”倾向,打破SCI迷信,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知识精英,从科研机构和大学殿堂里走出来,走到工厂、走进社区、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和社会大众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让人文社会科学不止于成为学者书斋中的玄思妙想,而是能够成为惠及普通大众的精神食粮,使相关研究成果真正发挥滋养普通大众的作用。向公众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中国传统“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在当代中国的体现。
其次,社科工作者需要具备社科普及的基本能力。社科工作者在加强社科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的同时,要增强社科普及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为此,要鼓励社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所在学科和专业的专家,更要成为社科普及工作的专家。既要关注高深的专业理论,也要关注并努力解答公众关心的学术与现实问题;既能够撰写曲高和寡的严谨学术文章,也能够撰写大众喜爱的通俗读物,善于用大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实现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
再者,社科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社科普及。社科普及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和下功夫琢磨。当前,随着新媒体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人文社科普及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利用好传统科普阵地的基础上,加大互联网,尤其是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的应用力度,采取上下联动、集中发动、共同推动的形式,组织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形成处处有社科、人人都受益的普及效应。为此,学者有必要在普及的形式和载体上下功夫,主动学习使用新媒体开展社科普及工作,尤其是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高效快捷的传播手段,开展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工作。要讲究传播艺术,创新普及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社科知识为公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真正惠泽社会大众。
总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也需要人文社科知识,通过人文社科知识及相关思想来建立我们的科学理性,滋养我们的精神家园。优秀社科普及读物、文章、视频是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为此,出版社应多出版雅俗共赏的社科书籍,报刊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应多推出深入浅出的社科普及类文章,广播影视应多播放形式多样的社科知识讲座或相关节目,让原本深奥、看似枯燥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饶有趣味,进而让人文社会科学这只“燕子”真正地从象牙之塔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学科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来源/作者:社会主义论坛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