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加快推进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考
时间:2023/9/7 16:39:53|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三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高位谋划“三农”重大问题、亲自部署重大工作、亲自推动重大改革,从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判断和重要论述。当前,云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关键。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2013年12月,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会议召开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从此成为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大法宝,并成为全球反贫困理论的中国贡献。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召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科学回答了在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2年12月,党的二十大刚闭幕不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都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指引着“三农”工作的重心与方向。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最紧要的就是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真正做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加快推进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三农”工作正处在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跨越的阶段,在“新时代”和“中国式”时空交错点上,如何读懂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从空间格局上看。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使县城、乡镇、村庄三位一体,实现县域全境范围内城乡之间的产业融合、要素融通、体制融洽。二是从功能特质上看。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的就是要把乡村的食物保障、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独特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从目标追求上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追求是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和美、农民富裕富足富乐。四是从方法路径上看。关键要探索的是“三体共化”,农业现代化不是说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就是现代化了,主体农民没有实现现代化,载体农村没有实现现代化,就产生不了现代效应,就不算农业现代化。
云南省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艰巨。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来看,全省脱贫人口933万人,占全国脱贫人口近10%,占2020年全省农村人口的19.78%。纳入监测帮扶的3类重点对象达89.82万人,占全国监测对象的15%左右。
从城乡融合发展看,2021年云南城镇化率51.05%,乡村人口比重48.96%,比全国高出13.68个百分点。就业人员中,一产就业人员比重达42.76%,比全国高出19.92个百分点。2017—2021年,云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从21133.7元扩大到26707.6元、扩大了1.26倍。
从产业发展基础看,2021年云南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例为31.79%,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相对滞后。整体互联网普及率为6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
从乡村发展人才支撑看,云南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上”较为突出,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产业提质增效难,创新更难。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农文旅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严重不足。
因此,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念好5个“三字经”:
一是恢复“三物”思维。所谓“三物”就是植物、动物、微生物,云南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物种资源丰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恢复农业的“三物”思维,重构动物、植物、微生物循环链。
二是加快“三产”融合。有专家估算,在整个农业产业链条中,利润90%都在设计、包装、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云南的农业产业发展基本上是原材料输出,乡村二、三产业得不到长足发展,农业现代化就很难实现。要融合乡村一二三产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乡村手工业为主,以为农业农村服务为中心的服务业为主。
三是推进“三体”共化。农业现代化不光是农业有了现代设施和技术就现代化了,而是要让农民同时现代化,农村同时现代化。云南省要像发展工业和城市那样千方百计引入各类现代元素,诸如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现代制度等,只有让“三农”插上现代化的翅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腿”才能加长。
四是保障“三大”安全。食物安全是最基本的保障,从吃饱到吃好,不光要吃出营养,还要吃出健康。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云南是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安全的重点关键点还在乡村。文化安全是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根脉,云南作为多民族边疆省份,对于乡村不能仅从经济利益考虑,还应该从文化角度去思考。
五是培育“三农”情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三农”干部必备的基本条件,党员干部要经常到农民群众中去、到基层去,舍得花时间在基层,舍得把精力放在群众身上,把自己当成农民一分子,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只有培养出共通的感情,才能赢得百姓信任和认可。
(作者系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宋媛)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