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莲: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
时间:2019/11/21 10:00:30|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论述精确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用全会精神凝聚人心、增进共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从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入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判断,体现了历史脉络与中国实际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融合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与鲜明的中国特质,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成功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破解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马克思主义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在坚定不移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一方面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现代转型的关键动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产生于中国社会、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回顾党的历史可以发现,经过近百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党建立并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并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过程中,持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力挽狂澜,革故鼎新、开拓进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景象。
“深得人民拥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之所在,目标之所指。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始终恪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造福中国最广大人民为价值依归。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娴熟,政府的服务职能、制度越来越到位,国家治理体系越来越丰富,国家治理能力越来越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国际地位越来越巩固、国际影响力越来越显著,全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人民的衷心拥护,确保了这条道路始终契合国情,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引领中国人民创造发展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判断,体现了理论继承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历史性地提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地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的举措,完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继承和实践创新方面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奋斗、创造、积累的,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充满生命力的制度体系。我们既积极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使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从而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总体效能。这些成就的取得,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中国国情、中国社会历史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以思想的飞跃引领时代的飞跃。
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取决于实践的成效。我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这是我们正确处理好理论继承与实践创新、“变”与“不变”辩证统一关系的硕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判断,体现了立足长远与回应现实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科学总结和继承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完善,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的进步和发展,保持了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和促进了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方面,在集中力量攻克关系全局发展的短板和困难方面尤其得到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举旗定向、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赢得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放眼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目标,既立足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也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长远引领效应,形成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顶层设计。我们坚信,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指出的发展路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定能够实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各族人民要在前行的路上深入学习、全面把握、扎实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用以拼搏为底色的云南实践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征程。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部署要求,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要从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结合云南实际深入推进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导和鼓励创新创意产业,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各项制度。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立足边疆民族的特点,紧扣平安中国、平安云南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政治保障。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围绕多元性多样性的云南特色,推动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扶贫等方面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七彩云南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作者系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