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苏翠薇:到拉祜族村寨过葫芦节

时间:2019/9/6 16:36:07|点击数:

  葫芦节”属现代节日,源于拉祜族葫芦崇拜和葫芦文化,是上世纪90年代初拉祜民众共同参与立法确定的节日。相传拉祜族祖先扎迪、娜迪诞生于葫芦,因此拉祜族把葫芦作为民族的标志和吉祥物,通常以“一葫一世界”“葫芦的儿女”表达对葫芦的崇拜和特殊的民族情感。2006年,拉祜族葫芦节入选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葫芦节,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龙尼”,原本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五举行。自2006年起,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葫芦节改为阳历4月8日至10日举行。

  


葫芦水迎宾 苏翠薇/摄

 

  今年的葫芦节期间,笔者来到澜沧县糯福乡南段村委会生产小组龙竹棚老寨过节。这里的葫芦节虽然没有政府组织的大型节日活动,但却深深地嵌入了当地文化体系中,成为民众喜爱的节日。

  龙竹棚老寨是一个有着300余人的拉祜族村寨,距离县城约130公里。老寨依山而建、风景优美,因竹子茂盛而得名,房屋多为传统的干栏式建筑。这里森林茂密,物产丰富,与著名的景迈山相邻,以茶叶、养殖业为特色产业,野生重楼、三七等名贵中草药产业正在起步。2018年,龙竹棚老寨成为澜沧县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点。

  龙竹棚老寨与缅甸第四特区相连,是中缅跨界民族重要的边民通道和民心通道。

  4月正是采茶季节,缅甸色勒、勐养,以及景栋的很多村民来龙竹棚老寨帮忙、打工。葫芦节期间,缅甸亲友来老寨过节的人,约占全寨人口的两成,他们骑摩托车过来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平时,中缅两国的布朗族、拉祜族到村里赶集,经过亲友家时便会进去坐坐,喝点热茶或吃顿饭。

  龙竹棚老寨有着传统的双对观念,因此葫芦节是和上龛节一起过。4月8日至9日是葫芦节,10日至11日是上龛节。

  和村寨其他节日一样,葫芦节和上龛节期间都要做傣族泼水粑粑。泼水粑粑由饭米面、糯米面和蜂蜜(现大多用白糖)按照不同比例调制后,用干净的芭蕉叶包制蒸熟而成。

  

  拉祜族男女老幼共同跳起芦笙舞祈福。 苏翠薇摄

  4月8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龙竹棚老寨举行了葫芦节大联欢活动。人们身着民族盛装来到寨门外,男子吹起芦笙,敲打象脚鼓,女子带着象征吉祥的葫芦水,迎接四方宾客。之后,人们来到年桩(寨心)广场祭拜,敲响祈求五谷丰登的神鼓,男女老幼共同跳起芦笙舞祈福。

  吃团结饭是龙竹棚老寨葫芦节的传统礼俗。下午两点,村民们各自从家里抬着菜肴来到年桩下吃团结饭。用餐前,由各家女主人从锅里舀出一小勺饭汇集在一个大碗里,称为“百家饭”“村寨饭”。餐桌上有野菜苤窝,有就地取材的包烧芭蕉花、凉拌树花、野芹菜、舂辣椒、舂螃蟹、臭菜包烧小鱼及煮山药、南瓜等。傍晚,云南省拉祜族摆舞传承人李娜珠教妇女们跳起“牡卡”“密卡”祭祀舞。

  直到第二天下午,村民再次跳起芦笙舞,并在年桩前祭拜。两个男子将年桩祭台上的粑粑和饭取下,然后拆除年桩祭台,将象脚鼓、香、蜡送回佛堂,标志着葫芦节结束。

  4月10日,村民们共同过上龛节,进行神谷祭拜,并举行了祈福留福仪式。

  龙竹棚老寨的葫芦节、上龛节已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村寨文化系统,通过请年主、祈福、守福、留福等活动,让民众充分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这是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跨境民族民心相通的成功案例。

  (作者系乐投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TOU SPORT 研究员苏翠薇)

来源/作者:中国民族网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