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只要必先于读书”。为了“穷理”,农村发展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举办读书会活动,让每一名科研工作者,立足个人学科背景及兴趣,结合实践工作,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并形成读书笔记和演示文稿,在所内进行公开交流。
读书会 陈亚山摄
今年已经是农发所读书会开展的第五个年头。本年度读书会从11月开始,分三期举行,所选书目涵盖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经典著作或热点、前沿主题。
在前两期的分享中,李立纲、颜晓飞、陈亚山三位老师带大家重新回顾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和《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让我们体会到社会学大家“从实求知”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郑宝华老师分享的《新小农阶级》一书,是荷兰著名农业研究专家扬·杜威·范德普勒格的作品,从全新的视角,让大家审视和反思在农业市场化、食品工业化的全球化时代,小农阶级是不是该退出历史舞台?小农是否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罗明军和张云熙老师分享的《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和《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不仅带大家感受到作者对研究对象的细致刻画,更把如何因地制宜地切入研究视角、选择研究对象和方法这些写作背后的丰富内涵与大家做了深入探讨。而谢晓洁老师选读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上)》,阐述了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关于“社会运行论”的观点。该书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三种类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通过阅读该作品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不同时期社会运行情况。陈晓未、崔江红同志选读的《美国供给侧模式启示录:经济政策的破解之道》和《底线公平福利模式》,分别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探讨了中国在经济社会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读书会 陈亚山摄
在最后一期的分享中,大家还将一起学习《集体行动的逻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疾病的隐喻》等著作。
通过开展读书会活动,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交流、相互学习、碰撞和产生新的知识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鼓励大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