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至19日,我院青年代表团赴尼泊尔进行学术访问交流,此次调研主要涉及尼泊尔震后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及扶贫等方面的内容。访问期间,代表团与特里布文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国际山地发展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了深度交流。
到达加德满都后,调研组分别调研了加德满都谷地中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三座城市在2015年大地震后文化遗产的损毁情况及修复情况。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每个城市都分别有各自的杜巴广场,广场上多集中了中世纪马拉王朝时代(16世纪至19世纪)约50多座古建筑。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帕坦杜巴广场、巴克塔普尔杜巴广场(巴德岗)、斯瓦扬布纳特寺(猴庙)、帕斯帕提纳神庙(烧尸庙)、博德纳大佛塔和昌古纳拉扬神庙共7组史迹和寺院于1979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非常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然而,在2015年“4.25”地震中,整个加德满都谷地的古建筑被损毁了80%左右,“5.12”余震后,三个杜巴广场上的古建筑大部分都倒塌了,受损最为严重的是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如今,除了博大哈佛塔及斯瓦扬布纳特寺已经修复好外,其他的文化遗产还在修复中。
同时,受特里布文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的邀请,调研组听取了人类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与外交硕士项目负责人Khadga Kc教授对相关项目的介绍,并与学院院长Shiva Lal Bhusal教授及学院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对方表达了希望与我院进一步合作与交流的意愿,青年代表团也表达了将向院转达对方合作意愿并寻找下一步合作的切入点。
我院青年代表团到特里布文大学座谈交流合影
应国际山地发展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的邀请,调研组赴该机构针对尼泊尔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旅游发展等相关专题进行了座谈,在听取研究中心各位专家介绍的同时,我方人员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喜马拉雅大学联合项目组协调人Chi Huyen Truong博士最后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与意义,诚挚邀请青年研究人员申请该项目的访问学者及研究项目,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我院青年代表团对此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双方在相关研究领域可开展进一步合作的可行性(意愿)。
我院青年代表团与国际山地发展研究中心座谈交流合影
之后,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下属的尼泊尔办公室,听取办公室负责人邹志强女士介绍了关于中国基金会在尼泊尔开展援助项目的基本情况,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和国际发展援助中所经历的从“不出国门的国际化”“出差式的国际化”到“长驻式的国际化”的转变进行了了解,吸取了基金会如何致力于“民心相通”的经验与办法。
我院青年代表团到扶贫基金会办公室座谈交流
结束走访后,调研组深入加德满都谷地,考察调研了当地市区的居民生活情况、居民收入来源、生态坏境保护、教育、宗教信仰等情况,收获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田野资料。
我院青年代表团通过此次交流,一方面加强了与尼泊尔研究机构的交流联系,另一方面也初步了解了尼泊尔文化、生态以及扶贫状况,为进一步拓宽云南与尼泊尔的文化交流、学术互访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