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摘要
时间:2020/5/25 15:27:35|点击数:
城市政治学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国际化城市治理
李 岩 江文路
摘要:国际化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和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国际化城市治理的本土化方案。中国特色国际化城市治理的核心内涵是把城市治理的标准和要求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有序可控地融入世界城市体系和参与全球治理。其基本框架主要包含国际化城市的政务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 3 个维度。这 3 个维度各有其内在要求和治理特点,反映了政府权力在行政管理、政社互动、公共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差异化运行机制。国际化城市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治理模式的差异化类型,丰富了世界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迈向治理实践的乡村基层政权研究:论域、进路与反思
韩瑞波
摘要:运用知识图谱来呈现乡村基层政权研究的内容,便于直观而全面地解读该研究领域的主要论域和研究进路。一方面,基层政权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政权建设还是基层社会治理,这一焦点问题的锁定型构了乡村基层政权研究的两大论域;另一方面,研究重心从“政权建设”到“社会治理”的发展演变,析出了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两种研究进路。可以说,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基层政权研究正在“迈向治理实践”。它要求研究者时刻把握城乡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观变化,瞄准国家宏观体制变革的发展定位,总结地方典型创新经验的实践探索。乡村基层政权研究的未来是基于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和创新实践的实证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逻辑机理、价值表征和实践进路
张戈
摘要:提高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水平,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基层党组织领导党员群众运用各种具体制度管理基层社会事务的实践,不仅体现了新时代党的使命和担当,也回应了现代国家建构的重大关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优化基层治理方式,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治理实践全过程各领域,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基层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论析
单军伟 张瑞才
摘要:马克思指出资本按照自己本性塑造了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体系,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里,资本逻辑是理解把握这个世界体系的本质根据,但资本逻辑所创制的世界共同体是一种虚假的共同体,塑造了片面的普遍性意识,造成民族国家间非均衡发展及连接纽带不稳定性。马克思揭示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必然走向自我否定,昭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共同命运的前景。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规导资本逻辑为建构原则,利用资本逻辑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魔力解决全球性发展缺位问题,以合作共赢的实践安排规导资本逻辑的分配原则所带来的发展不均衡矛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扬弃资本的形而上学。
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
秦琳
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作为文化核心内容的语言及其存在的环境受到了极大挑战。以界定语言生态环境相关概念为基底,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对语言生态学研究有一定普遍意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摒弃异化语言和阶级性话语,强调语言的社会环境、语言的自然环境及语言的人文环境,呈现语言发展的动态性与生态性特征,彰显人们语言交往的和谐状态,使语言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发展,表现了强烈的语言生态环境意识,极具开创性。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对清理当代错误社会思潮的“语言陷阱”和形式主义语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语言生态环境,拓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视野有重要启示和价值。
马克思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
董艺
摘要:自塔克-伍德命题提出之后,马克思是否具有正义理论成为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历经了思辨哲学批判、转变时期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三个阶段,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正义理论的扬弃,在批判中逐步构建了以唯物史观为视域、立足实践基础的正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作为构建中国公平正义社会的基本理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制度保障;解放发展生产力,夯实实现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全方位多层次优化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注入强大的动力源泉。
对西方激进民主“去阶级化”问题的反思——以《资本论》的无产阶级概念为立足点
邵然 孟亚凡
摘要:面对苏东剧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陷入僵局的现实状况,西方左翼的激进民主政治一派在同保守政治交锋的过程中提出了“去阶级化”的政治策略。但是,这一策略同时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的严重解构,是对马克思阶级观点的严重挑战。如何回应“去阶级化”问题,成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难题。只有通过对《资本论》的无产阶级概念进行深入挖掘,既阐明资本对劳动统治的经济领域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核心场域,又强调无产阶级作为一种建构性范畴所固有的“理想性”“中介性”和“总体性”的重要内涵;既反对激进民主的“政治本体论”,又反对其“经验实证论”,才有可能进一步逐一反驳“去阶级化”策略中的主要论点。同时,只有对西方激进民主重视具体历史状况、重视政治解放的建设性思路进行追问,才真正构成对“去阶级化”问题的反思。
贫困与精准扶贫 特约主持人:张国清
全球贫困及其中国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全球共享平台
伏佳佳 张鑫焱 张国清
摘要:贫困是一个世界难题。解决贫困存在三个伦理原则:生存权原则、充分满足原则和公平原则。解决全球贫困的现有方案大多是人道主义援助性质的,旨在解决生存性贫困,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也就是说,主要停留在第一个原则上,并且其援助对象是贫困国家和地区,忽视了富裕国家和相对发达国家的贫困问题。中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借助于中国崛起给世界贫困国家和地区提供摆脱贫困的机遇,开展互惠的、可持续的多边国际合作,尝试提供解决全球贫困难题的中国方案,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全球共享的平台。这是一个全新的消除贫困战略,不仅将为贫困国家的贫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将为富裕国家的贫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大社会”与“小家庭”——精准扶贫的情感治理经验探析
高旸
摘要: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既包含国家政策之纵向构建,亦涉及社会成员之横向团结。实践经验表明,精准扶贫以制度治理为依据,以技术治理为手段,以情感治理为辅助,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治理路径。情感不仅能加强基层社会的凝聚力,还可以为基层工作开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情感力量。中国乡村社会原子化趋势虽不可逆转,但传统村社情感活力依然强劲,乡村并不会在城市化进程中消亡,合理引导、激发群众情感,可为精准扶贫成果巩固及后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内生动力。但在基层情感治理中,治理者需尊重个体情感表达,推动基层情感治理观念由“融情”向“懂情”转变。
中国成功避免“过度城市化困境及其原因
蒙昱竹 杨先明
摘要:一般来说,城市化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路径,但当城市的发展过快超过了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时,将出现“过度城市化”现象,与之相伴的是“过度城市化”困境。世界上多数国家陷入了这一困境,而中国成功避免了这一困境,现有文献从多个视角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但有待拓展。中国得以成功避免“过度城市化”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走的是一条适应于自身国情特殊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道路。其机制在于,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系列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从传统资本主义向金融化资本主义的演化——兼论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理路
唐桂 吕嘉林
摘要:产业级资本流通和金融性流通逐渐改变了现代经济中货币与资本的流通格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结构,使得金融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融资方式正在逐渐从短期融资向长期融资转变,但他并没有论及这种转变将会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体系运作的基本规律。Hilferding、Veblen、Kalecki、Steindl 等人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摒弃了传统资本主义模式对理论研究的限制,不再将融资视为企业动用资本家储蓄或私营借贷者资本的过程,而是把融资看成是金融资本的流动;不再把银行的资本储备视为信贷周期的决定性因素,而是把储备头寸和企业的信贷政策看成是影响商业周期的关键,这应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当今金融化时代较为合理的应用。
考虑支付痛苦钝化在时尚产品网络外部性下的预售策略
徐孝蕾 周建亨
摘要:行为经济学中“心理账户”理论表明,顾客在购买产品时存在“预售偏好”,并且由于支付和消费之间存在时间的延迟使得顾客会遗忘历史支付的痛苦。产品网络外部性和支付痛苦钝化对顾客策略行为与企业预售策略的影响为:有网络外部性下的产品两阶段定价始终比基准定价高,因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他人购买决策的影响,产品在此作用下得到增值;顾客的痛苦钝化心理使得企业更愿意采用“溢价预售”策略,而产品网络外部性促使企业倾向于采用“折价预售”策略。
土地管理法制改革 特约主持人:陈小君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入法的公法基础——以《土地管理法》第62条之解读为线索
高飞
摘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入法应当以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等公法规范为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管理农村宅基地时应当以助力宜居乡村建设、确保土地合理利用和营造地权实现环境为追求目标,这些目标也构成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之法律表达的公法限制。以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应然目标检视新《土地管理法》可以发现,该法所涉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在具体内容方面存在政府权力运行越位、政府管理职责弱化和政府行为边界模糊的缺陷。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明晰政府权力与宅基地权利之间的界限,细化政府管理农村宅基地权力清单,从不同规范层次对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予以体系化建构,必将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入法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公法基础。
中国土地治理的规划权体系构建
李俊
摘要:中国土地管理以用途管制为手段,“管制与规划”构成了土地治理的双轨模式。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核心构建土地规划权体系,需要从不同角度梳理规划权的内容,以分级分类的方式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将“校正型、融合型、消极型”规划权与用途管制相接轨,搭建规划权体系的三层架构。土地规划权概念应作扩张性解释,除宏观层面的土地利用总体设计之外,还应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行政行为。在重视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的趋势下,不宜孤立地践行规划权的行政强制性,而是应当通过事先与事后相结合的规划模式与私权形成互动,从而协调规划权权力束与土地财产性权利束之间的关系,实现土地规划权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的统一。
《土地管理法》修正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构造
李国强
摘要: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增加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目的就在于实现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权”,但如果依据物权法的逻辑,“同权”的目标应该是民法典物权编统一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不应该还是《土地管理法》单独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应该与国有土地设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客体、设定权利的主体、设定方式等方面遵循相同的物权逻辑。因为行政管制的不同,集体建设用地在权能限制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表现出特殊性,既涉及私权指向的私益,也涉及公权力指向的公益。
国强不霸:中国崛起的主导性逻辑
杨思灵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西方政治经济权力格局变化的力度也在持续加深,霸权竞争型主导性与和合竞争型主导性成为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方向,前者以美国为代表,后者以中国为代表。中国目前处于崛起的初期,一方面提出了符合国际秩序建构与发展的先进理念,另一方面在支撑中国崛起的制度建设方面也开始起步,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了和合型主导性,这是中国强起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美之争实质上是霸权型主导性与和合型主导性之争,但竞争仍然处于非对称状态,中国仍然是较弱势一方。作为应对,确立中国在东亚及周边的和合竞争型主导性地位应当成为战略追求,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战略应当是“积极主导、适度而为”,这是由中国崛起的阶段性决定的。
巴基斯坦外交新智库研究
曹升生
摘要:随着 21 世纪智库文化的全球传播,巴基斯坦各阶级对智库的认识不断深化,据此各种公私力量建立了多家外交新智库。这些新智库勇于创新,积极塑造外交新议题,辩论政府政策,发挥“二轨外交”功能,搭建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巴基斯坦外交新智库的大量产生及其活动,改变了此前官方智库独大的局面,也为巴方外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智库文化在巴基斯坦的传播与实践,展示了南亚国家智库成长的丰富图景。
灾害管理与政治注意力:框架、进路及方法
陶鹏 李芳
摘要:灾害管理的政治研究强调基于灾害管理本位,探析灾害管理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并从灾害管理周期阶段理论出发将二者关系进一步结构化。政治注意力在灾害管理的政治之研究中具有独特价值,政治注意力的分配与竞争所形塑的灾害管理的政治环境,使得灾害管理与政治在风险管理、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以及恢复管理层面的互动深化为政治注意力与灾害管理运作之间的联系。同时,大数据方法的兴起也为政治注意力测度提供了数据与方法上的可行性,这亦为政治注意力作为灾害管理的政治研究新视角提供可能。
云南藏区农林牧复合生计系统与生态安全的内在逻辑
李建钦
摘要:生态安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安全与否,有赖于特定资源系统内部各要素对外部压力的响应及协调能力,尤其是作为系统重要构成要素的人类生计活动的协调能力。云南藏区独具高原特征的农林牧复合生计系统是藏民在高原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的适应性选择,他们通过对农林牧生产行为的合理安排和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人与环境的高度契合,保证了当地的社会生计和传统文化的持续兼容,进而维持了藏区生态安全的基本状态。
脆弱的道义: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运行悖论之检讨
杨乙丹
摘要:历史时期官府向贫民发放救助性借贷而形成的赈贷制度,是中国古代荒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道义色彩。儒家治国理念兴起之后,对灾荒赈贷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道义强化,明晰了其独特的价值约束:以中下等贫困农户为放贷对象、不以取息盈利为目的、持续的“活民”职能、较短的时间约束等。但统治者道义自觉的不稳定、官吏在放贷时追求私利的普遍性、日益拉长的运行链条、国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逐利的内在冲动等,使得“最需要钱的人最贷不到钱”,“名义上是救助性的低息放贷,实际上却是高利贷”,“需要放贷的时候却得不到”等现象频频出现,彰显了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背后道义约束的脆弱。
纳西土司木增史事考辩
杨福泉
摘要:纳西土司木增(木生白)是明代著名土司,生性刚猛儒雅兼具,“有事则戎马行间,无事则诗书礼乐”。木增身在边地,心怀国家,曾上书进言,向朝廷提出十条建议,被视为耿直忠臣。他一生忠于明朝,报效国家,始终以“明国忠臣”自勉。他功勋赫赫,荣衔甚多。而在明朝覆灭之际,木增在雪山悄然遁世 , 应是以身殉明。
道路、风景与旅程——作为“旅途电影”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及其空间修辞
李一君
摘要:道路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一种历久弥新的空间性意象。在银幕上,道路跨越区隔,构建新的地理共同体;同时,道路对沟通、追寻或探索的意指,使其时常作为转型时期社会情态或个体心理的象征符号。近年来,诸多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通过构筑旅途道路上流动而混杂的景观,阐释当下时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与呈现反主流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公路片相比,这些影片理应被归入一种更为宽广的电影门类,即“旅途电影”(journey film)之中。影片的空间话语根植于传统文明与现代化进程、民族主体话语与去地域化潮流相互碰撞交织的时代语境,反映着民族文化生态的嬗变,也承载着当下中国电影人对民族文化内涵与命运的凝思。
民间文学的文学地理学批评转型——以壮族民间文学为例
李志艳
摘要:文学性是所有文学类型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民间文学自然也不例外。对文学性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考察,结合民间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文学性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空间批评方法研究的不足,民间文学的文化批评凸显了文学性系列问题研究的缺陷,已有的民间文学批评方法和民间文学研究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和抵触。在本土化语境与民间文学独特性的共同要求下,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于文学地理空间问题的关注能够弥补民间文学研究方法的不足,裨益民间文学之文化批评研究的弊端,将民间文学置入应然的文学研究领域。
战时西南边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译现象研究
尹威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边地在流亡内迁的潮流中“意外”成为战时文化的传播中心之一,现代新声与远古遗音在高原边陲汇聚出多民族文化救亡的大合唱。这其中,少数民族语言作品的汉译活动作为新发现象尤为值得关注。其发生实绩表现为翻译主体双向身份并生、翻译活动自觉而动的态势,汉译文本呈现了战时边地少数民族语言生态的一种面向,亦为扩大战时中国社会对西南边地少数民族民众生存境况的认知广度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彰显了少数民族群众主动参与民族抗战的意愿及意欲归入国家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意识。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廖霞 责任编辑:代丽